明人徐兰《浮桥记》记载,兰州黄河上最早的大型桥梁是明朝洪武年间修造的镇远浮桥,它是用各长227丈的两根铁缆将24只木船串联而成,两岸各用高5.8米,直径0.61米的铁柱作为揽桩,人称将军柱。将军柱的铸造者是一对兄弟,名叫王宣、王训。
据永靖县古城王氏家谱记载,王宣、王训二兄弟,于洪武二年由山西平阳府白坡以征调行艺铸冶来到兰州,铸造金城关黄河两岸的将军柱。
据说,将军柱铸造场地设在黄河北岸,架设了48座熔炉冶炼生铁,场面极其壮观。在当时那样简陋的条件下,铸造这样大型的铁柱,那是非常困难的。但王氏二兄弟率领众匠工日夜揣摩,百折不挠,经过千百次的实践,练就了铁器铸造的精湛技艺,洪武九年,将军柱铸造完工。王氏二兄弟在兰州暂居十余年后,迁居皋兰县西半个川,即今永靖县刘家峡黄河北岸依河蜿蜒而成的太极川,以冶铸铁器闻名。俗谚有云:“半个川的模子,山城的炉子”。
王氏家族的生计以农业为主,冶铸为辅。铸造的产品种类繁多,一类是炊具与生活用具。传说王氏十三代孙王建耀为甘肃拉卜楞寺铸造的大锅能同时招待上千人饮茶。第二类是农具:包括犁、铧,以及水车、水磨、大车的滚轴等。第三类是法器,包括钟、罄、铁狮、铁牛、香炉、千佛塔、铙钹、宝鼎等。据说王氏十二代孙王化祥在清咸丰年间为本县罗家洞寺铸造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铁牛一只。王化谦为兰州府辕门铸铁狮子一对。第四类是人物造像,包括释道两教的玉皇大帝、关圣帝君,观世音菩萨等,无不宝相庄严,栩栩如生。王氏几百年所铸造的铜钟、宝鼎,遍布整个西北,现在所存都成为珍贵文物。
王氏家族铸造的法器,设计巧妙,古朴庄严而又不失灵动之美。王氏的法器设计者,对于造型美的追求,可以说几近痴迷。为了画出牛的力量之美,就牵来耕牛,使它几天几夜不得食水,然后端来水盆放在饥渴的耕牛近在咫只的地方,观看耕牛为吃不到水而发怒挣扎的样子,把它描绘下来。这种来自民间的方式,源于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讲究造型的拙朴与夸张变形,然而又绝对没有经院美术的呆板气息。
王氏法器的铸造,完全采用传统翻砂工艺流程。主要流程包括:筛砂、罗砂,拌砂,筑模(内模),璇模,筑外模,烘干,卸外模,外模刻字(刷铅粉),减模(内模),内模刷铅粉,合模,化铁,浇铸,打磨,彩绘。在选料阶段,做模的砂料,筛选硬度、纯净度合适,透气性好,颗粒均匀的砂料,一切凭手感判断合适与否。内模多挑选得天独厚的当地黄河砂,外模砂选用砂井驿的粗砂,经筛、选、和、晾、晒等多道工序备好。
王氏法器铸造采用一模一铸,每件法器具有独一无二性。在此情形下,模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成品的优劣。王氏铸造者在堆芯阶段采用横五坚八打线的方式,方便了外模分块堆砌。在衬砂层外面上起稿,稿样的底图,写在宣纸上,用专用工具反刻在衬砂层上。起稿后,还要在稿样上刷水铅粉5—6次,上一次干磷铅粉,再在内模上先刷上一次豌豆面水,再刷二、三次水铅粉,上一次干磷粉。这样做避免了砂粒粘连,保证了铸件表面的光滑与铸件花纹的清晰。冶炼铁水的材料,也经过了仔细挑选,把收来的废旧铁料敲出断面,凭借经验判断料铁的成份,大致以灰口、白口区分,正式熔化浇铸时,根据不同法器的铸造要求,添加辅料,按秘方有响铜、金、银、铅、锡、铝等不同比例的添加。为保证溶液的足够温度,选用产自内蒙的焦炭,用三节炉和经过特殊耐火材料处理的盛液锅。铁水熔好后,铸造者凭眼功判断铁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浇铸时机。大致上溶液温度控制在1000—1300℃以内,铁液颜色大致呈现白黄、黄、红、深红几个层次阶段。
为了方便铸造大件,王氏工匠还采用了分段铸造,焊接总成的方法,一些小的挂件如铃铛则采用湿模铸造,成型后佩挂。对钟的钮部,采用另模铸好后在钟身内模顶部中心位置安放的方法。再如钟耳的下边和音孔位置安放加强筋,也是一个巧妙安排,即可使铸件牢固,又起到了调音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现今王氏铸造的大钟,每个钟耳敲击时发出的音质音高不同,是外地人做不出的八音钟。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王氏铸造的各类品种规格的法器,已行销陕西法门寺、青海同仁圆通寺、宁夏中卫弘法寺、云南昆明飞来寺,以及本省天水伏羲庙等数千座寺院庙观,可以说王氏法器已覆盖全国,近几年已行销到台湾、新加坡、美国。
永靖王氏铁器铸造技艺六百余年长传不衰,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代表了西北传统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2008年,永靖县古城王氏铁器铸造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1月,永靖县古城王氏铁器铸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